老龄政策 LAOLING ZHENGCE
当前位置: 首 页 > 老龄政策 > 详情

胡佩兰:百岁仁医 一生坚守

2014-02-24 17:23:52点击:220 来源:敬老助老总会

 

登封市唐庄乡第五希望小学的学生们在胡佩兰捐建的希望书屋阅读

 

胡佩兰的诊室总是挤满患者

 

1月14日,胡佩兰在二七区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诊

 

  2月10日晚,在鲜花、掌声和泪水中,“感动中国”2013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。郑州市二七区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“爱心门诊”原坐诊医生胡佩兰老人获选“感动中国”2013年度十大人物

“技不在高,而在德;术不在巧,而在仁。医者,看的是病,救的是心,开的是药,给的是情。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。你是仁医,是济世良药。”这是“感动中国”2013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对胡佩兰老人最深情的颁奖词。

 令人悲痛的是,这位百岁“医生奶奶”再也不能听到这对她人生的最大褒奖之词。

 2014年1月22日凌晨5时30分,这位98岁的老人耗尽了最后一丝心血,带着未竟的捐赠愿望,告别了她深深眷念的病人,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,长久地安睡了。

“病人看完了,回家吧……”弥留之际,老人留下了这样一句让人潸然泪下的话。

 行医不止

 弥留之际仍心系病人

 1916年3月,胡佩兰老人出生于河南省汝南县。1944年,走出河南大学医学院大门,老人就走上了一条长达70年的漫长从医之路。

 1986年,70岁的老人胡佩兰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(原郑州铁路中心医院)妇产科退休后,仍坚持出诊。1993年,老人到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坐诊。2010年,老人受聘到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“爱心门诊”坐诊,每周一到周六上午坐诊,风雨无阻,从未间断。

 让人痛心的是,2014年1月22日,百岁老人的这条爱心坐诊路戛然而止。

“老人很独立要强,90多岁高龄,依然每天准时坚守在工作岗位,日常生活琐事,例如穿衣服等,也都坚持自己来。”老人的大儿子胡大一悲恸地说,晚上休息,母亲也坚持不给孩子们添麻烦,都是自己一个人睡。但1月21日晚上,她破天荒地同意让孩子们陪着一起睡。1月22日凌晨5时30分,家人发现老人有异常后,立即做医疗急救措施,但心电图已呈直线。

“欣慰的是,老人走得很平静。”胡大一说,母亲毕生的愿望就是活到老,学到老,在工作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刻。直到弥留之际,她都没舍得休息一天,念念不忘的依然是病人。

 1月22日上午,31岁的小王从西郊赶来找老人看病。她跟老人已有6年的交情了。“我找胡奶奶复诊。”小王径直走到挂号窗口。“没有胡大夫的号。”挂号室的工作人员声音低沉地说道,市民小王一脸惊讶。得知老人去世的消息,她半天没缓过神儿来,眼泪顺着眼眶滑落。

 一大早,在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诊室门口,很多患者静静地等候胡佩兰老人到来。等待中,噩耗传来,不少患者掩面而泣:“胡大夫,一路走好!”“胡奶奶,您太累了,好好歇歇吧”……

 多年来,胡佩兰老人视患者为亲人,对病人认真负责、耐心细致,除非是病倒在床,绝不耽误一次门诊;不管多晚,她都要看完最后一位病人后才回家吃饭,患者尊敬地喊她“医生奶奶”。

 2009年,一个寒冷的冬天,一场大雪不期而至。老人的学生唐利平劝老人说:“今天不坐诊了吧,大雪封门了。”老人只有一句话:“咱不能叫病人白等。”实在拗不过老人,唐利平只好和同事、保姆一个在背后推,两个拉着车轱辘推着轮椅,穿过积雪没小腿的道路,从家距医院两公里,却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。

 在接送老人4年多的时间里,司机侯明贤说,老人一心只有病人。每到快接她的时间,老人就专心地守在电话机旁,什么也不干,问她什么也不理睬,只要听到电话响,老人就像换了个人,精神抖擞地赶下楼。2013年7月,老人突发心脏病,经抢救后方才稳定下来,可第二天老人仍然坚持到医院坐诊。

“在家没精神,来坐诊有精神。”这是老人坚持出诊的固执理由。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,老人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,给病人开药,很少超过100元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启明说,老人不仅爱开便宜药、疗效好的药,还常从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中,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。

 老人心系病人,患者也非常信赖老人。多年来,无论老人走到哪儿,不少病人就跟到哪儿,都找她看病。更有一些病人,一家几代都是老人忠实的“粉丝”。

 唐利平说,虽然高龄,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,腰部要靠钢板支撑,小腿浮肿,但老人还经常艰难地用双手撑着桌子边沿,缓缓站起身来,蹒跚地走到里面,亲自为病人做妇科检查。

“老太太一生学医行医70年,仅接生新生儿就有6万多名;工作没日没夜,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不休息;老人家一辈子将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,坚持活到老、学到老,学到新知识、新技术,为患者着想。”在老人的遗体告别仪式上,胡大一在致悼词时说,就连弥留之际,老人家心里想的依然是病人,临终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“病人看完了,回家吧”。

 身体力行

 百岁老人生前热衷公益

 胡佩兰老人对病人热忱,对公益事业更是热情不减。

20多年来,除了坚持风雨无阻地到“爱心门诊”坐诊外,老人还身体力行,积极投身公益事业,是国内年龄最大的志愿者。

2000年,听说共青团郑州市委招募志愿者,老人便拨通了电话。当工作人员得知老人已是80多岁高龄时,就在电话中婉言谢绝。可是老人却坚持要参加,于是生气地对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说:“志愿者活动又不是你们年轻人的专利,为什么我不能参加?”最终,老人如愿以偿成了“青年志愿者”。

多年来,老人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活动,精神头儿让不少年轻人都佩服。老人说:“我年龄大了,又有腰椎间盘突出疾病,参加大活动不太现实,只有从所熟悉的医学入手了。”于是,老人就到“爱心门诊”坐诊。

2005年,老人开始把退休金和坐诊收入积攒起来,每年为希望工程捐一次款。如今,老人已捐出7万多元的退休金和坐诊收入,捐建了50多个“希望书屋”。      

“我的钱不多,给贫困学生捐助就不论多少了,每建一个书屋对学生都能有所帮助,兴教强国啊!”老人说,“100岁时,我准备一次性地把我这辈子的积蓄都捐出来。”

胡大一回忆说:“今年元旦,我从北京给母亲打电话问候时,老太太还让我帮忙列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书名,估计是打算给农村捐建这方面的书屋。”

1月24日,在老人遗体告别仪式上,胡大一代表家属承诺,要完成老人的未尽遗愿。1月27日下午,他们来到市希望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,代表老人向希望工程捐赠3万元,完成了老人捐赠希望书屋的遗愿。

医者仁心

坚持活到老奉献到老

满头白发、瘦骨嶙峋、手戴长长的皮手套,一丝不苟地为患者检查看病,一笔一画地伏案认认真真地书写病历……

多次采访过胡佩兰老人,这动人的一幕,每次都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而对于前来找胡佩兰老人看病的患者来说,胡佩兰,是一个让患者温暖的名字,更是一个让患者尊敬的名字。     

因为,在这位年迈体弱的老人身上,让人们看到一个“医者仁心”的大医精气神。

胡大一回忆说,老人一辈子要强、自立,坚持要活到老、学到老、奉献到老,坚决不给家人和朋友添一点麻烦。随着年纪慢慢大了,看老人行动缓慢,家人想多帮她做一些事情,来照顾她,但都被老人拒绝。

“我自己还能动,我自己来。”胡大一说,老人98岁高龄思路还很清晰,每天坚持给病人看病治疗。下班回家,老人每天还坚持看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,了解时事新闻,并订阅专业期刊和报纸,学习新技术,真正做到了活到老、学到老、奉献到老。

老人一生淡泊名利、注重养生,但从不刻意做各种养生食品。老人生前常说,规律的生活才是健康的保证,人要顺应自然,早睡早起。老人的饮食很清淡,从不挑食,不吃晚餐。“吃得少,品种全,常尝鲜,活一千”。老人的午餐通常也就是几粒花生,几颗大枣,几种粗粮。

“光在家里不中啊,不做一点贡献,那咋能中,人活着不能对别人没一点用。现在能干多少干多少,大事干不了就干点小事,在家里光想吃喝,时间长了就痴呆了,就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。”老人说,“家人都很支持我,能干一天干一天,不能干就不干,我的愿望是"活到老,学到老,为人民服务到老",工作是人生第一需要。”

老人还常说:“人要有"三忘",忘年、忘病、忘愁,也要"三不忘",不忘老人、不忘孤儿、不忘穷人,钱是人民给的,我是在旧社会毕业,在新社会学的技术,能为新社会的人们做点儿事情,我很开心。”

如今,在社区服务中心老人的诊桌前,放着菊花,有思念她的患者,前来表达一份思念。唐利平说,老人走了,他们会延续老人的精神,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坚持下去,给每一位病人看好病,相信,这也是老人最大的心愿。

“老人最放心不下病人,我现在回去工作,相信也是老人所希望的。”胡佩兰老人生前的同事,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杜桂荣说,他们这些老同事,一定也要像老人一样,干到不能动的那一天为止。

胡大一说,母亲的精神,母亲执着的公益行动,也让他坚定了执着于自己的医学公益事业的信念,他会延续母亲的精神,用自己的特长,继续讲健康、做预防、走基层,像母亲一样,在公益和奉献的道路上,一路坚持,一路前行。

“医者,看的是病,救的是心,开的是药,给的是情。”胡佩兰老人走了,但她留下的对病人的爱,对病人执着的爱,对公益事业的热衷,将永远温暖着我们。

人物档案

胡佩兰,女,河南汝南人,1916年3月生,主任医师,郑州大学第五附院(原郑州铁路中心医院)原妇产科主任。1944年,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,先后在陕西富平,河南开封、内乡、许昌、潢川,湖北武汉等地行医。1949年6月,任武昌铁路医院妇产科主任。1955年,调任郑州铁路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。

胡佩兰是首届全国铁路劳模,1950年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,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,邓颖超同志亲笔为她题词。连年荣获河南省及郑州铁路局劳动模范、先进生产者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,享受省部级劳模津贴。

 

上一篇: 惠济区:老干部民间艺术节发挥余热 2014-02-24 17:19:49
下一篇: 锲而不舍 驰而不息 让节俭清风成常态 2014-02-24 18:03:35

0371-69523160

400-0918-696

欢迎投稿:hnjlzlzh@126.com

意见建议:hnjlzlzh@126.com
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地德街16号

主办单位: 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
您是第965315位访问者!

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@ 2011 - 2014 hnjlzlzh.org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
版权所有: 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、转载。备案号:豫ICP备202100827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