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从没想过,是枝裕和会像现在这么火。
这倒不是因为北京国际电影节刚刚举办了他的大师班,还有作品回顾展,一票难求。再者,也不只是他的散文集、采访录等,纷纷引进,变成了中文出版读物。
甚至一直到打开这本《步履不停》电影原著小说,我以前真的没有想到过。
可能是美女明星联袂,堪比写真大片的《海街日记》上映,外带高烧不减的日本自由行,京都奈良东京这些影视剧中的日本城市,已经近在咫尺,想走就走。
是枝裕和作品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(也包括福山雅治等主流影星加盟的影响),他理所当然的,成为了最能代表日本电影的当代导演,甚至可以没有“之一”。
我给电影《步履不停》写过好几篇评论,也在香港文化中心看过大银幕。印象最深的是落幕之际,坐在二楼观影区的几个朋友,还在留恋不已感天动地之际,后几排一个大叔还在呼声大作。
2008年的《步履不停》,是中国影迷评价最高的一部代表作品,但在当时,它算不上特别成功——尤其是在国际影响上。作为三大节无条件准入的日本导演,加上《无人知晓》“令梁朝伟不服”的瞩目表现,更上一层楼的《步履不停》居然没有入围戛纳威尼斯柏林,还好,入围了当年度的日本《电影旬报》十佳。
截至2017年,是枝裕和电影可以分为《步履不停》之前和《步履不停》之后。这是一部对是枝个人更为重要的作品,它跟去年的《比海更深》,都是源于导演本人的家庭记忆和个人经历,父亲还有台风。在之前,是枝裕和的作品更严肃,更晦涩,往往关注一些大的东西,比如社会新闻话题。
如果记忆足够准确,我应该是《步履不停》这个片名的中文译者。十几年前,外国电影的中文译名,大多来自时光网(如今则是豆瓣)。我参照的是电影英文名,即源自日文原名“歩いても歩いても”的Still Walking和Even If You Walkand Walk,翻译成大白话就是,即使你走啊走啊。时光网编辑用的是“步伐不停”,我用的是“步履不停”,取人生步履维艰之意。那会还有人觉得《步履不停》片名拗口,如今,它已经约定俗成。
香港人省事,把电影翻译成了《横山家之味》,明眼人一看,是尝试把是枝裕和抬到与小津安二郎并举的意思。
《步履不停》这本书,我有过设想,它可能是用来丰富电影人物的前世今生,就像杨德昌等导演那样,详细地介绍每个人的长相,工作,家庭背景,平时会穿什么衣服,哪一天在干嘛,甚至十岁、二十、三十都经历过什么事情。即便电影观众根本不会看到相应内容,但导演首先要相信那个人的真实存在,然后才是让那个人物变得真实生动,需要赋予它完整的生命。把这些内容变成出版物,应该是合适恰当的存在。
然而,是枝裕和没有把这本书当做电影剧本,或者是另起炉灶,像漫画出版那样,构成一个世界观宇宙观的东西。毕竟这些生活琐碎实在太小。
电影把戏剧冲突压缩在短短一天之内,是枝的书遵照电影原本,但没有拆分开结构。倒叙之中,还会有闪回以及闪前,是那种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家庭观察记录,也像由电影出发的一次全息投影。
是枝裕和的文字保留了散文集的清浅,简单明晰,引领读者去进入良多的家庭,一个比电影更大,更有时空深度的世界。那里包含了细致入微的内心吐露,还有这个家庭的微小秘密。
在书中,你会看到颜色好像没有往年鲜艳的百日红,触摸到冰冷触感的浴室扶手,飘荡来母亲时常一个人在听的《蓝色灯光的横滨》,还有几乎忍不住笑出来的,那个人穿得黑亮黑亮的袜子。
良多的余生,似乎会永远回忆起在父母家的那一天。一次,再次,再再次使用那一天的记忆。
良多自己是这么说的:
因为正是在这一天,我第一次感觉到父母不可能永远都像以前一样。这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情。但即便我眼看着父母年华老去,我却什么都没有做。我只能不知所措地远远看着同样不知所措的父母。
这有点特德·姜《你一生的故事》的味道了。
那本书说,“我的一生都将浅尝辄止。跟随大小事件随波逐流,为这些事件所裹胁。这是无可避免的。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结局,我选定了自己要走的路,也就是未来的必经之路。我循路而前,满怀喜悦,也许是满怀痛苦。”
是枝裕和选择一种走路的速度,只因他知道无法选择终点,但可以选择过程。当别人选择百米冲刺,或者以马拉松的挑战壮举,他选择最寻常不过的走路。
如此说来,可能有些哲学,有点玄乎。是枝裕和又把它替换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: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来不及。还有结尾那一句:然后想起母亲,可能会哭,也可能会笑吧。
这样子,显然就好懂多了。
生老病死,不止良多,不止是母亲本人,其实现实中的每个人都知道结局。然而,不见其踪的分分秒秒,又会把时间演化得漫长无比,弱化了我们对生命成长过程的具体感知。
譬如有那么一天,你惊觉父母变老。有一天,你遭遇了亲人的离去。你以为自己知道,以为自己准备好了。其实呢,并没有。父母亲始终没能放下哥哥的死,那种痛失所爱的遗憾,还有强烈的无能为力,已经注入他们的后半生。由这股爱生出的恨,变成了更为强烈的爱的形式,令良多感到畏惧,也极力想逃避。这才是他不愿意回家的原因。
横山家一年一次的相聚,是以哥哥之死,维系着生者的爱与思念。书中也不无悲观地指出,那是一张变成最后一次全家福合影的照片。可在父母看来,也许在哥哥离开后,团圆这个词语就已经消失不见。
有人加入,像那一天的由香里和淳史,以及后来良多的女儿。有人离开,像早前的哥哥和嫂子,像不久过后的父亲和母亲。
中岛美雪的经典名曲《诞生》,其中有一段歌词写得感人至深,适合作为这篇评论的结尾。
连稍微转头回顾的机会都没有,
岁月是如此快速的流过,
心灵的皈依处片刻间一个个成为了过眼云烟。
每当失去某个依靠者的时候,
我就更加的希望能够成为别人的守护者。
掐指算算流过眼前的季节,
掐指算算遇过的一切人事物。
我一边祈祷一边惋惜着这些过去了的人事物,
突然醒悟其实早已明了什么叫做“爱”了。
在每个人的心里至少有句难以忘怀的话吧,
就算是“再见”这两个字也包含着浓浓的爱意。
欢迎投稿:hnjlzlzh@126.com
意见建议:hnjlzlzh@126.com
主办单位: 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您是第965315位访问者!
Copyright @ 2011 - 2014 hnjlzlzh.org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: 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、转载。备案号:豫ICP备2021008278号